新定位 新引擎 新气象

时光,勾勒年轮的更迭;时间,镌刻奋斗的足迹。

这里有一份份人民满意、生机勃勃的答卷:预计2022年襄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800亿元,同比增长6%左右……

这里有一个个振奋人心、欣欣向荣的场景:企业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火力全开”赶订单;项目工地上,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建设忙;园区林立,工业经济绘出“昂扬曲线”,产业链素质能力实现整体跃升……

回望2022年,襄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苦干实干、砥砺奋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答卷。

创新破题 展现强大发展气场

“大力发展襄阳都市圈,支持襄阳打造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联结中西部新通道的核心枢纽节点,辐射带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发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襄阳未来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在产业发展上,襄阳以建设高水平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引领,以建设万亿工业强市为目标,以高质量建设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和“144”产业集群为方向,全力以赴提升发展质量,做大规模总量,提升产业层级,夯实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襄阳工业的竞争力、引领力、辐射力;

在科技创新上,襄阳把协同创新作为强大撬动力,正在加快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质量成果转化、高水平人才集聚,全力推进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在城市能级提升上,襄阳完善功能、做优品质,高水平编制襄阳市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提升综合交通服务能力,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

经济航船行稳致远,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被赋予新使命的襄阳,在新征程上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势不可挡。

这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2年1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11.3%,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3.3、0.6、3.5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实干破局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工业兴则全局兴。

回首2022年襄阳工业经济发展之路,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砥砺奋进的壮阔画面。

一年来,襄阳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制造立市”战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生产,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快转型,推进各类工业技术创新和质量平台建设,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产业链素质能力实现整体跃升,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2022年1至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全市“144”产业集群中,有8个产业实现了持续增长,其中汽车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7%。

放眼襄阳,传统行业老歌新唱,新兴产业欢歌嘹亮。无论国有民营、规模大小,各类企业大多都在转、在调、在改,全市产业发展形成集群化态势和规模化效应。

传统汽车产业巩固发展,东风汽车股份轻型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加快建设;

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比亚迪动力电池产业园、常州锂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等一批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车联网配套产业加快集聚,达安汽车检测中心的智能网联汽车科创小镇加快建设,湖北天鼎微波的毫米波雷达和5G无线通信天线项目建成投产;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成为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武襄十随”汽车集群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

与此同时,我市企业成长步伐加快,一大批企业紧盯产业发展趋势,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掌握了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了国产化替代率,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2年,全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4家,总数达到191家,总量位居全省第二,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新增数超过过去3年总和,总数达到46家。新增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3家,总数达到11家。三环锻造获评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市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总数增至5家。

现在的襄阳,展现出强大的定力、韧性和活力,多极增长、多点支撑、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形成。

思想破壁 招商引资创新提效

“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施工图”变成“竣工图”,走在襄阳各地,扑面而来的是开放、开发的滚滚热潮,处处感受到的是创业、兴业的浓厚氛围……

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61个,同比增长46.5%;合同投资额8304.51亿元,同比增长79.22%。新签约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15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投资的项目100个;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71个;外向型产业项目260个,为我市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有进”提供了支撑、积蓄了后劲。

数据的背后,是襄阳招商引资工作的坚实步伐,不仅意味着我市招商引资项目质量不断提升,更意味着我市招商结构持续优化,投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比亚迪襄阳产业园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长飞光纤光电信息与智能装备制造等18个投资过百亿元的产业项目落户;

位于高新区的东风轻型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国电投农光互补、吉利谷城硅谷、东方雨虹绿色新材料综合产业园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上市公司投资的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

与此同时,我市强化“链式思维”,着力推动大员上阵、全员招商。截至2022年11月底,23条产业链包链招商专班成功推动141个项目签约、45个项目开工、13个项目投产,这些项目促进我市产业链素质能力实现了整体跃升,产业“链式招商”取得新突破。

2022年以来,我市招商引资出现了喜人的“二期现象”,到襄阳的投资商不少成为襄阳的“铁杆粉丝”,来了就不想走,守在这里不断追加投资。

北京拓美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拓美文化)打造的襄阳拓美互联网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平台(产业园),在一期项目实现满员后,立刻启动了在襄阳二期项目的征地事宜;2018年国控创服与襄州区签订了3.5亿元的消洗中心项目协议,签约后,襄阳的金牌服务和医药产业迅猛发展的良好产业环境,使项目得以快速推进,于2019年中旬便建成运营,目前企业在襄阳又投资建设了二期、三期项目……

如今,百亿级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大优强、小特精项目签约落地,襄阳正用招商引资的累累硕果书写襄阳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篇章。

襄阳网-襄阳生活网收录的所有新闻与图片资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上一篇:市委办公室召开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
下一篇:预计春节前我市无明显降水
Copyright © 2012-2022 襄阳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