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雯雯(郑州大学)
近日,国产现代偶像剧《以爱为营》在互联网频频因为造型设计和过度营销引起讨论,各大平台产出不少网友对于其吐槽版的二创。这部剧改编自网络小说,不少观众觉得剧情套路过于古早、充满雌竞环节。然而,《以爱为营》这部剧最需要反思的远不止于此。
纵观近几年的国产现偶剧,大部分是爱情线和职业线混合,同时爱情线为主的剧情模式。《以爱为营》这部剧也没有跳出这个套路,讲的是一个作为财经记者的女主角和投资总裁的男主角在工作交集中逐步推进爱情的故事。但问题也出于此,女主角身为优秀的记者,相较于被不断吹捧工作能力的男主,却一直被大幅度强调外貌优势,“优秀的记者”这一身份只是成了平衡两人身份、推进感情线的工具。从这一角度看,作为职业女性的女主角已然在剧中丧失了自己身份的主体性。
央视微博客户端在十月份发过一组漫画讽刺目前国产偶像剧“性缘脑”严重,一切都是为了谈恋爱。或许有人认为偶像剧就应该讲爱情,然而问题在于,目前大部分偶像剧只关注爱情,创造了一个角色身份只有性别的空间。这些作品里,即便是主角,生活也要为了爱情让位,异性之间没有正常的情感、同性之间除了助攻就是情敌。这种老旧的爱情观放在喜欢讲职业线的现代里,便极其容易污名化某个职业群体。《以爱为营》以爱情的名义合理化了女主角在采访时谈恋爱、男主吃醋女主加同事微信等充满臆想的情节,看似浪漫,实则在脱离现实的同时也落入了对许多职业女性刻板印象的俗套里。
当一切为了爱情服务,职业女性们真正的工作和竞争则显得幼稚且无用。不同于霸总男主角必备的商战等涉及剧情主线的职业剧情,《以爱为营》中女主的职场剧情总是围绕着“为爱献身”的主题词,萦绕着雌竞、不专业的影子,比如女主与女同事之间的竞争总是有男主的出现,女配在职场按照资历和外貌被进行了“配平文学”。普通人应对职场并不容易,互联网有许多高播放量的“职场生存技巧”等视频,同时职业女性还面临着不公平的晋升机制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问题。然而《以爱为营》这种对女主不专业的职场描述、放大职业女性外貌资本、让女性的工作为爱情服务的剧情,用爱情包装营销后可能会欺骗到心智还不成熟的人,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其对职业女性的刻板影响,让现实中存在的困境雪上加霜。
爱情作为人类特有的感情,一直是文艺作品去探讨建构的主题。然而爱情并不是人生的唯一主题,它不应该被神化,更不能以此为目的去边缘化人生其他的主题。一部能讲述好的爱情故事的影视作品绝对不会让角色丧失了主体性,人们对《以爱为营》剧情的批评,也是目前社会观念不断反思进步的体现。我们希望有更多能反映现实、传递正常情感观念的影视作品,让我们看到一个群体的更多面,不要让职业女性被困在爱情的“光环”下。
来源:红网
作者:许雯雯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5/53/1327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