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设“公务员”微专业引争议:微专业与专业不能混为一谈

□姚舟怡(复旦大学

近日,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在其官网、官方微信号发布《西南大学“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下简称:“公务员”)招生简章》,随后“高校开设公务员专业”这一话题引发网友热议。3月20日,该院行政人员给出回应:“该专业并不是独立专业,不授予学位。”(3月20日《潇湘晨报》)

网友对此看法不一,有的愤而落笔“疯了,八股文时代回归”“我们是为了当公务员而读书吗?”有的却对此大加赞赏“我们学校什么时候开一个?”“挺好的,比培训机构便宜多了”。然而铺天盖地的讨论声,却都绕过了“微专业”一词。笔者认为,不妨先搞清楚“微专业”的性质,将“公务员微专业”与“公务专业”区分开来讨论再表态。

作为一些高校近年来推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微专业是指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为提升学生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学术素养和从业能力而开设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笔者认为,比起“专业”,称之为“选修课组合”更为贴切。招生简章表明,西南大学“公务员微专业”所有课程学分总和仅为24学分,远低于常规本科专业的修读学分要求。且招生简章中提到,若未完成“微专业”全部课程,虽无法获得微专业学习证明,但可将已修读的微专业课程学分替代通识选修课学分。这表明微专业课程一定程度上对标的是通识选修课,而绝非专业必修课。因此,“公务员微专业”并不意味着人们口中的“八股文时代回归”,它并未替代大学生原本的专业课程,学习公务能力和公务员文化素养并不是高校学生学习的全部,而这只是对他们知识面的一种拓展。

“公务员微专业”既非此次西南大学提供的唯一选项,也并非国内微专业建设的首次尝试,就先前微专业开设的情况来看,“微专业”培养模式本身应是一次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尝试。比如北京大学很早就开设“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微专业”,为学生提供合计10学分的4门课程,成功帮助学生获得进入国际组织就业的基本能力与应聘条件;比如西南交通大学前年开设的“心理健康服务”微专业,将精心挑选的十门课程打包成课程组予以授课,也在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培育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既非孤军,也不是排头兵,西南大学的“公务员”微专业一经推出却激起千层浪,这与公众对“公务员”工作性质的误读有关。其实当下的公务员早就不是人们刻板认知里的“养老”岗位。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经历了多次修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在岗公务员管理制度和“凡进必考”的准公务员录用制度,“一杯茶一张报一坐一整天”也因此成为过去式。高校学生选择投身公务员队伍和选择投身其他行业并没有什么不同,都应该被看作青年学生主动走出象牙塔、脚踩社会实践大地的重要一步,应该给予肯定而非冷嘲热讽。

然而,如果将“公务员微专业”升格成为“公务专业”则需多加考虑。公务员是国家运转、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其工作质量事关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公务员专业”的开设不利于公务员队伍建设。开设公务员专业,用四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来教会年轻人“如何做一名公务员”, 既缺少对学生人文美育、逻辑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极有可能偏向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完成申论、行政能力测验上,加速公务员选拔向应试考试演化。目前公务员报考的竞争已十分激烈。2022年国家公务员选拔中,平均竞争比超过60:1,最职位竞争比甚至超过20000:1。当应试型的考生不断被“公务员专业”培养出来,真正具备公务员素质的考生的机会就更少了,他们会被挤出赛场,丧失在职业舞台上绽放青春的机会。

将“公务员微专业”和“公务专业”做一定区分,本质上呼唤我们需要对公务员队伍的选拔与培养投以关注。高校支持学生投身人民公仆事业的举动值得肯定,但切不可因报名热度将其升格为“公务员专业”,让学生产生“为了当公务员而读书”的疑惑,而应该继续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放在首位,大学之道,大抵在此。

来源:红网

作者:姚舟怡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7/68/12497260.html

襄阳网-襄阳生活网收录的所有新闻与图片资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上一篇:曹德旺谈公务员热,未免有些不食肉糜
下一篇:在又一个春天里奔跑
Copyright © 2012-2022 襄阳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