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春风”暖起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赏花、郊游、露营,感受春日氛围。三月过半,“春日经济”持续升温,复苏“春风”不断吹向消费市场,呈现勃勃生机。电影票、演唱会票、景区门票要抢,网红餐厅、博物馆、体育场外排着长队,网购平台、带货直播间、外卖平台依旧火爆,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人潮、车流如织……火热的场景回来了,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复苏的主拉动力。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前两个月经济运行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消费的改善和回升。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四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3.4亿元,同比增长6.8%,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充分展现了消费大省的消费活力。

这是深入贯彻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结果。今年以来,全国许多部门和地方“促消费”劲头十足,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为消费恢复向好创造有利条件。商务部将今年定为“消费提振年”、3月启动“全国消费促进月”,北京、上海、山东、陕西、香港、澳门等地纷纷出台多项促消费稳增长政策举措,加快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深入挖掘潜在消费需求、不断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和增长。

信心也基于环境。刚刚过去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以“提振消费信心”为主题,旨在统筹凝聚各方力量共识,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但是央视3·15晚会爆光的香精勾兑的大米、不可注射的美容针、不安全的安全带、水军刷评价等消费问题依然触目惊心。这提醒我们,对侵害消费者正当权益的行为,需保持高压,让“315”持续“365”。只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不断打击乱像、保护权益、顺应需求、解决问题,才能修复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提振消费信心,真正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放心消费。

四川近年来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令全省消费承压前行,但市场韧性依然存在。今年春节假期,四川文旅迎来“开门红”,旅游接待人数居全国第一,全省消费超过200亿元。2月,被网友称为“36条”的《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推动消费回暖升级:陆续发放消费券和购置补贴,汽车家电家装市场活跃;鼓励放开“外摆位”限制、设置夜间临时停车点,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在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的形势下,四川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取消制约消费过时政策,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扩大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消费复元活血热起来。

当前,以优质供给拉动需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创造消费新增长点的重点和难点。聚焦促消费重点领域多端发力、综合施策,不断推出优质商品和服务,将有效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升级。对于四川来说,促进消费推动经济稳步回升,是持续全年的重点工作。还需要不断完善扩大消费的有效举措,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有序发展,精心办好糖酒会、酒博会等特色展会,积极促进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更好推动消费市场整体稳定恢复发展。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四川将深入实施以品质供给、品尚引领、品味生活及创建国际一流消费环境的“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培育“蜀里安逸”消费品牌,加快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把刺激当期消费与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完善促进消费长效机制结合起来,由内而外真正塑造出“国际消费目的地”的内涵与风范,还需要全省上下的共同持续地努力。
襄阳网-襄阳生活网收录的所有新闻与图片资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上一篇:昆明航空向葛优致歉:莫拿侵权当儿戏
下一篇:半天妖后厨乱象触目惊心:食品安全“作妖”何时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2 襄阳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