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斤肉上桌只剩1斤多,谁来监督“缩水的商德”?

□郭元鹏

“我们点了3斤肉,结果菜端上桌之后重量只有1斤多。从店员到厨师再到老板都说菜品缩水是正常现象。”缺斤短两、菜品缩水、以次充好、掺杂水分……在天津工作的张文(化名)就餐时遇到的糟心情况并非个例。北京市民孙洋(化名)不久前来到一家蒸汽石锅鱼店就餐,在选鱼时,老板不仅将桶和里面的水一起称重,结账时本来3斤多的鱼,却按4斤计算收费。(2月5日 法治网)

张文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他们点的3斤肉包括1斤鸡肉、2斤鹅肉,服务员把菜倒进锅里后,分量一眼看上去就不对,而且只能看到鸡头和鸡爪。对此饭店老板却坚称:“生肉变成熟肉的过程中会缩水,这都很正常。”诚然,“菜品缩水”的确属于正常现象。但是,“菜品缩水”也有科学的度,失去了科学的度的“菜品缩水”就不只是“菜品缩水”那么简单了,而是良心缩了水,商德缩了水。

正如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所言:类似这种“缩水”的缺斤短两行为,是餐饮界不够诚信守法商家的借口。其实不只是肉,很多食材煮熟后都会严重缩水。但餐饮机构作为专业一方,“菜品缩水”的情况需要“有言在先”。

对于商家而言,是不是可以明确告知消费者“菜品缩水”的比例,并且像明码标价一样写在菜单明处?比如,可以在菜单上写清楚各种熟食菜品的缩水比例,从而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此外,倘若顾客要求对菜品进行查看,称量时也应配合,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菜品缩水”需要“守住底线”。生肉变熟食的过程中出现缩水是正常现象,可是对于商家而言则需要守住自己的商业良心。需要知道的是消费者才是衣食父母,只有诚信经营才能换来生意的立于不败之地。当3斤肉缩水到1斤多的时候,当3斤多的鱼却按照4斤计算价格的时候,这样的“菜品缩水”显然难以自圆其说。

如今,餐饮业刚刚复苏,消费信心刚刚树立起来,对于餐饮单位而言,需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经营局面、烟火气息,切莫为了蝇头小利、一时利益,而给整个餐饮行业抹黑。对于消费者来说,则需要多些维权较真的心理,商家的短斤少两往往也是消费者嫌麻烦不愿较真的结果。

最值得一说的则是,“菜品缩水”越是“正常现象”越是需要监管部门重视,商业道德是倡导出来的,更是约束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监督管理部门需要承担履行职责,监督好“缩水的良心”“缩水的商德”,维护市场的公平交易秩序,打造和谐的交易关系,促进市场的繁荣。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6/97/12288444.html

襄阳网-襄阳生活网收录的所有新闻与图片资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上一篇:女子被婆家罚跪:家庭纠纷不是免除法律责任的理由
下一篇:外卖不该成了餐饮浪费“高发区”
Copyright © 2012-2022 襄阳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