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止5分钟的心理指导

□林依淇(华南理工大学)

“孩子啊,请给我5分钟!”经过106天的搜救,官方通报胡鑫宇系自缢身亡。这名15岁少年的选择让社会再度正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在物质富饶的新时代,拥有更多娱乐活动与发展空间的青少年本应在快乐与幸福中成长为祖国未来之佼佼者。缘何消极的人生观会在青少年群体中散播?缘何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存在抑郁情绪与轻生想法?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迫在眉睫。但出乎意料的是,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日前一则面向社会的公开信《胡鑫宇,请给心理指导师5分钟》发出后却广受网友质疑。甚至有网友对此评价道:“与其说是心理治疗,更像是对青少年的说教,反倒会加重我的抑郁情绪。”

公开信引发网友对于“鼓励式教育”的热议。在该公开信中,心理指导师鼓励青少年将痛苦与悲伤转为自我发愤前行的力量,并以《百年孤独》的作者与著名物理学家等伟人为例让青少年不畏惧孤独。与之类似的“鼓励式话语”实为中国教育的常见方式,许多家长与老师擅长以曾经受过磨难的成功者为素材,鼓励自己的孩子或学生要勇于克服走向未来的困难。其盼望青少年能以伟人为榜样而奋进向前的教育初心固然无可厚非,但面对青少年教育是否存在“包治百病”的“万金油”?当青少年已显露出明显的悲观倾向时,一味强调“发愤前进”,一味强调“诺贝尔文学奖的成功”是否依然合适?

我们不否定心理指导的重要性,但心理指导应“因材施教”才能发挥理想的效用。随着抖音与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我们能看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借助互联网诉说不为人知的烦恼:学校过于严苛的管教方式,分崩离析的家庭、如婚姻与工作等被提早的社会时钟、渺茫无光的未来。在他们当中,不少15岁的孩子也曾有轻生的想法。“反正他都在家暴我和妈妈,迟早要被打死”;“家里不让我读书了,要我去打工养四个弟弟妹妹,未来该怎么办”;“老师说我成绩这么差不如直接进工地,我还有必要读书吗?”……无数的话语编织出反应青少年心理状态的网络。或许对于这些年轻的孩子而言,将痛苦与悲伤转换为内部力量太难,离成为一名撼动学界的物理学家也过于遥远,对远方的虚幻式想象无法掩盖当下的黑暗。当家暴依然存在,当经济压力依然落在年幼的肩膀,当他依然心存对读书无用论的质疑,又如何能要求他们畅想未来的美好?与其用“鼓励式话语”让青少年时时刻刻目视前方以破万难,不如正视阻挡于青少年面前的“万难”,以更具实践性的建议引导青少年走出黑暗。

嚼碎舌尖模板式的鼓励,多一些设身处地的情绪共情,多一些聆听与理解,尝试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以他们的同行者身份看待阻隔在他们面前的苦难。也许作为“局外人”的我们无法直接解决现况存在的所有问题,也许我们也清楚困难本就是成长的必经路,但在面对情绪脆弱的他们,我们需要用5分钟去理解与倾听,需要用5分钟去鼓励他从小事做起以抵抗黑暗的入侵,而非是用5分钟煮一碗“心灵鸡汤”。这并非仅是心理指导师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关注青少年成长环境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法脱开关联,更与社会信息传播环境密切相关,心理指导存在于青少年成长的每一个生活角落。

但是,成为青少年的同行者的前提条件是善待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曾有青少年在社交平台上抱怨,学校内的心理辅导老师在表示不会透露谈话内容后仍联系了班主任和家长,这让该学生感到冒犯,也不再信任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更有网友留言表示自己与家长的诉苦常成为家长与亲戚好友社交时的谈资。这都将破坏与青少年之间的信任联结,而让青少年不再将内心打开,最终错失心理教育的契机。归根到底,在面对青少年心理教育时,我们应珍视这份敢于诉说的真心,珍视青少年对我们的信任与依赖,实事求是地提出建议并伸出援手,才能够让青少年重新燃起对生活、对未来、对自己的希望。

反思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正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主动引导青少年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应是当下的我们需尽的责任。5分钟的时间,可能无法真正破除青少年的悲观心态;但是如果用好这5分钟的时间,也能让青少年愿意再给我们一个新的5分钟。唯有保护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才能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如我们所愿,在快乐和幸福中成长为祖国未来之佼佼者。

来源:红网

作者:林依淇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6/96/12287498.html

襄阳网-襄阳生活网收录的所有新闻与图片资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上一篇:告别“人从众”,“躺平式旅游”追求的是“里子”
下一篇:外卖小哥化身救人英雄,平凡人也可以伟大
Copyright © 2012-2022 襄阳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