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反诈地铁专列:反诈宣传要提速更要提质增效

□叶凌志(安徽师范大学)

1月9日,安徽首列“平安号”反诈主题列车缓缓驶出站台。专列共有6节车厢,以“平安合肥,反诈有我”为主题,每节车厢采用不同的主题颜色,采用诙谐有趣的漫画,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及常见诈骗手段呈现。合肥市首届校园反诈平面设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也在专列上进行展示。(1月10日《中国青年报》)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红海项目”,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繁多,让人防不胜防。好在自2019年推出国家反诈app后,一场针对网络诈骗的反击战正式打响了。在这场反击战中,反诈民警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各显神通。有民警直播普法,剖析经典案例;有民警身着马甲,跳起广场舞,融入百姓之中;还有的干脆现场赠送起“反诈扑克”“反诈鸡蛋”,寓教于乐,学习知识于无形。

这样对比,好像利用居民出行工具来宣传普法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像安徽合肥这样,开设反诈主题专列,倒是显得比较新鲜。要知道一条地铁的开通费用并不低,设为主题专列后,广告收入也会不可避免地减少。但是一条反诈的地铁专列,相较于其他形式,它的存在时间会更长,六节车厢的宣传内容会更全面,别具一格的风格会更令人过目不忘。在这次的反诈宣传战中,反诈列车是出薪大方,创新到位,用心良苦。

虽然反诈专列的开设让反诈事业踏上了“快车道”,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大部分民众对网络诈骗还是知之甚少,针对网络诈骗,杯弓蛇影与若无其事的两种态度并存。要么紧张过度,不相信任何一个来电,更有甚者在被不法分子“杀熟”后,对真正的陌生民警心存怀疑,不予配合,增加了办案的成本和破案的成功率;要么仍旧我行我素,哪怕下载了国家反诈app,却不进行实名认证,不开权限,空有一把利剑而无处“斩妖伏魔”,等到被骗了才悔过当初。更有意思的是,近年来,上当受骗的人群中,年轻知识分子的占比直线上升。他们大都接受过不错的教育又常年与互联网打交道,因此在与人网上交流时,往往掉以轻心,自以为能看穿对方小把戏,最终却落入一个更大的圈套中。

可喜的是,经过各级部门一年多的努力,反诈的面铺开了,反诈的种子深深地埋下了。那我们下一步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把铺开的面做细做精,怎样把种下的种子培育发芽,茁壮成长。我们要让飞速行驶的反诈知识宣传工作,有质量有效率。

反诈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是仅仅依靠行动月的30天和任何一项单一形式就能全部应对的。以这次专列为例,多久更换一次贴纸,怎样保证线路上的知识点为人们接受,如何保证专列的长久运行,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反诈方式在翻新,诈骗手段也同时在迭代,只有我们想在罪犯前面,才能更好阻击在罪恶之前。

试想,国家反诈app除了拦截可疑电话外,是否可以编写一套小程序,将经典的、最新的诈骗案件收入其中,变成游戏,在每一次点击中让用户自测是否会上当受骗;社区的工作人员除了日常的提醒,也可以多跑跑楼道,多与住户沟通沟通,业主交流群里及时传达一些信息,分享一些经验,解答一些疑惑,打破与住户的信息壁垒,减少互相猜忌,增加彼此信任;在普法宣讲时,要先吃透案例,分析清楚案例,不仅要想怎么才能不上当,更要想当时人们为什么会上当,对阵下药,切实抓住普通民众的心理才行。

反诈事业为了群众,也必将要依靠群众。反诈的战争我们已经取得了一次胜利,我们要在继续快速宣传反诈的同时,确保提质增效,要在每一处下实功夫,不让形式变成形式主义,让反诈事业在快车道上一路稳健飞驰。

来源:红网

作者:叶凌志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5/52/12246029.html

襄阳网-襄阳生活网收录的所有新闻与图片资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上一篇:刑释人员成励志网红,岂能靠“浪子”标签来换金?
下一篇:当众发表羞辱女性言论,封杀是最好的处理
Copyright © 2012-2022 襄阳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