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不是买卖,别让教育变了味

□叶鑫(贵州大学)

近日,太原市21所学校教育信息化为名采取与教学管理行为挂钩等方式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及课程资源,共涉及5207名学生。这些学校违反了“不得强制或暗示学生及家长购买指定的教辅软件或资料”的规定。相关学校已清退违规收费2608.99万元;太原市有关部门对33名责任人予以党纪政纪等处分。(12月30日《法制日报》)

随着互联网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也走进了教育领域,诸如“智慧课堂”“在线教育”成为近年来的高频词,各地学校开始了大张旗鼓的信息化建设。但信息化是否适合每个学校需要打上大大的问号。现实中,部分学校一味跟风,没有深刻领会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没有考虑老师、学生的实际需求,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实际上反而让教育信息化成为累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教育信息化不是买卖。此次21所学校打着教育信息化的幌子变相强制收费更是违背教育初心,逐利的真面孔“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便捷,提高课堂的效率。然而信息化却在这些学校演变为资本的闹剧——强制购买设备、课程资源等,学校和企业“一唱一和”,成为其牟利的工具,非但没有让学生减负,反而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教育违规收费何时休?教育领域一直以来都是一块大蛋糕,各方“势力”都虎视眈眈,因此更需要守好关口。然而,近年来,各个地方类似“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的事件频频发生。一方面,学生辨别能力较低,家长抱着“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心态,甚至存在攀比心态;另一方面,企业想方设法、花招频出,收费项目千奇百样。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校执行政策规定不严格、不到位,相关部门监督检查失位、错位,最终让教育沦为“生意”,让学生、家长寒了心。

未来,教育信息化需要回归其本质。无论是教育部的通报,还是清退违规收费、惩罚相关负责人,都指向教育行业的正本清源。教育信息化应成为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补充部分,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不是成为虚假宣传、谋取利益、制造社会矛盾的反面教材。

因此,要采取多重举措守好教育这块纯净的土地。一是要通过行业黑名单曝光、行业禁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强化行业自律,使教育产业释放更多正能量,走向规范化、良性化发展道路;二是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对此类事件保持常态化监管;三是要强化学校及相关教育者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加强自我约束;四是要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媒介素养和鉴别能力。

坚守教育初心,守好教育底线,才能让教育这条大船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贡献教育的澎湃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叶鑫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656/75/12192127.html

襄阳网-襄阳生活网收录的所有新闻与图片资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上一篇:允许世界五彩斑斓:关于网络争执的一些思考
下一篇:阿富汗教授撕掉文凭,捍卫平等是全人类的执炬共赴
Copyright © 2012-2022 襄阳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