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收节”莫忘节俭二字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它承载着农家人的欢庆与喜悦;秋天是秋种季节,它孕育着明年夏粮丰收的希望和期盼。在一年一度的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我们要时刻牢记厉行节约精神,节约每一粒粮食,节俭办一切事业,摒弃铺张浪费的陋习。

抑奢尚俭,让丰收节蕴含更多“节俭因子”。按照往年惯例,各种庆祝活动应接不暇,令人眼花缭乱。而今年情况有些特别,一是疫情继续困扰着我们,受疫情影响不少地方经济发展受阻,不少企业经营困难;二是持续的干旱天气给我们造成了严重影响,不少地方面临着秋播秋种困难。好钢用在刀刃上,钱要花在点子上。适当地缩减庆祝规模,把节省下的钱用来购买化肥、农药和种子,远比无谓的铺张浪费有意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种自然灾害随时都可能发生,我们必须有一种前瞻意识,勤俭办会应成为社会遵循。

未雨绸缪,关注粮食安全,解决好14亿人的吃饭问题,不断丰盈大国粮仓。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让丰收节蕴含更多国家安全因子。仓廪实,天下安。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我国有14亿人口,14亿人的吃饭问题绝非小事一桩。“中国农民丰收节”不是一般的节日,既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祈愿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国家意志的体现。千百年来的农耕社会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农耕文化,上至帝王祭祀社稷,下至黎民祭拜灶王,“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被视作国泰民安的“标配”。只有让大国粮仓不断充实丰盈,我们才会牢牢端稳“中国饭碗”,国家安全才会有保障。

居安思危,注意节约每一粒粮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爱惜粮食应成为每个公民的好习惯。粮食危机时刻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绷紧粮食节约这根弦。丰收固然可喜可贺,但是别将节约意识忘之脑后,厉行节约是送给“丰收节”的最好礼物。(李旭)
襄阳网-襄阳生活网收录的所有新闻与图片资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上一篇:地震后失联17天的甘宇已被转运至华西医院接受治疗
下一篇:校长“回归”讲台,不妨推而广之
Copyright © 2012-2022 襄阳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