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板桥凤姐,今天我们来做一道香菇炖土鸡……”新鲜的香菇、现捉的土鸡,制作出一道乡村美味,正在拍摄短视频的就是湖北省南漳县板桥镇董家台村妇女主任贺德凤。
董家台村地处南漳县西南山区的大山深处,距离县城100多公里,一直以来都是“偏远山区”的代名词,多年前大部分村民只能选择外出打工挣钱。
“我想把在外面学到的经验用来建设家乡。”2021年秋,贺德凤放弃了在县城经营多年的一家土特产店,回到家乡竞选为董家台村妇女主任。
刚上任的贺德凤跟随书记一起入户摸排时发现,村民家中堆放着很多土特产,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大部分的农特产品都无法变现。
“我刚回来的时候发现,村里的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没办法把这些特产变出钱来。刚好我以前是在县城做土特产的,知道这些东西它的价值,所以我就想通过网络平台把这些东西卖出去。”贺德凤说,董家台村空气良好、生态环境优越,出产的农特产品具有无污染、品质好的特点。
想到这些优势,贺德凤便在心中规划起来,开设了“凤姐农家风味直播间”,她自己也化身网络主播为农产品“代言”,但由于直播经验不足,第一次带货就让她遇上了难题。
“那个时候还不会干直播,就是硬着头皮上,我记得刚好阳荷正丰收,村里每家每户都种的有,每天能收几百斤。”新鲜的阳荷保鲜期极短,贺德凤每天直播的出单速度怎么也赶不上阳荷的日产量,看着村民们兴致满满地将阳荷一车一车地送来,贺德凤是又喜又愁。
“这么多阳荷要赶紧处理啊,我就拉到南漳县城去批发,我从村民手里收4元一斤,批发的时候只能卖3块5一斤,还亏钱。我就在想,咋样才能既把老百姓东西卖出去,我自己还不亏钱。”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想办法销售,贺德凤找到南漳县农业农村局寻求帮助,得知建冻库有相应的补贴政策,贺德凤便和爱人一合计,贷款2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小型冻库。将收回来的新鲜食材进行冰鲜、脱水、腌泡,制成酸辣阳荷、农家酱豆、炸胡椒、干辣椒、干香椿等食品,解决了储存难题,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后来,为了提高知名度,贺德凤又拍起短视频,拿着采摘回来的新鲜食材,春天做香椿芽炒鸡蛋、夏天做野山笋炒腊肉、冬天来一锅香菇炖土鸡……热气腾腾的美食和一幅幅美丽鲜活的生活场景通过手机屏幕展现在全国网友面前,勾起人们心中浓浓的乡愁。慢慢地,她的短视频不仅吸引了众多粉丝,还引来了慕名而来的游客。
“我拍的除了有美食,还有九龙观、红岩寨、古民居、晒秋这样的风景,网友们来游玩、品尝美食,走的时候会带很多农产品走,通过这个方式也销售了不少农产品。”如今,贺德凤在网络平台上直播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凤姐农家味儿”这个网名也被众多网友所熟知。每年贺德凤能帮助雷坪、宋家坪、竹坪、甘沟等周边村组100多户农户销售农产品,年收购资金近40万元。
“我们这些土特产原来不怎么好卖,自从贺主任来了以后就比较方便,有货了给她打电话,她就会上门来收,一年能卖一万元左右。”这两年,板桥镇雷坪社区一组村民陶礼昂再也没有发愁过销路问题。
即将进入新的一年,贺德凤也有了新的打算——继续拍好视频、干好直播,展示家乡的土特产和自然风光,让大山外面更多的人了解板桥、了解董家台,帮助更多农户销售土特产品,也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家乡建设中来,用青年人喜欢的直播、短视频方式,让全国各地的网友认识自己家乡,爱上自己的家乡,让板桥“土货”走出大山,销往全国。(记者 侯晓玲 唐国姣 杨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