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喜讯!南漳新增5个“中国传统村落”

近日,住建部、文旅部、国家文物局等六部门公布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南漳五地入选,分别为南漳县东巩镇祝家湾村、南漳县板桥镇新集村、南漳县板桥镇古井村、南漳县板桥镇天鹅池村、南漳县板桥镇雷坪村。

祝家湾村位于东巩镇西北部,村落背靠大山,面对相对开阔的谷地,远处即是县内第二大河流漳河,民居呈散点式分布于山间谷地。

村落地理总体格局为“八山半水分半田”。人依河而居,村依河而建。

传统民居沿山体分布,耕地位于山谷或山坡,山寨建于山顶,水利设施沿漳河而建,是典型荆山山地散点式布局特征的传统村落。

村内传统民居建于清代至民国,分别为曾家院子、祝家湾、明牛场、鲁家河4处,保存较好,村民仍然使用。曾家、向家清代家族墓葬群,保存较好。玉龙观寨、五龙观寨2处清代道观与山寨于一体的文化遗址,保存良好,均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收录文物点。

新集村地处荆山山脉北段的高海拔地区,地势东高西低,发源于新集山麓的周家河,周家河西水倒流十华里,汇入潮水河,注入漳河,是久负盛名的板桥“西流水”。就山形而言,东西两面群山巍峨,南北两面青山连绵,构成“船帮”,中间镶嵌着48座起伏的小山峦,就像一块块“元宝”,有“旱船驮宝”的美称。正是这样一个的风水宝地,孕育出了有“民居之乡”“文化之乡”美誉的新集村。

位于新集村内的四栋冯氏民居,一座民国乡公所,均在2008年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典型的荆山民居代表,展现了冯氏家族在板桥一带开拓进取的发展历程。

新集传统村落体系是由连绵的荆山山脉、潮水河水系、家族聚落、宗祠、墓葬群、山寨、村路、农田等组成的,至今这个体系仍然保存完整,村落整体风貌保存完好,是顺应荆山山地自然环境,遵循传统风水学理论选址,并就地取材、以古法技术营建的传统村落典范。

古井村是南漳县板桥镇南部的一个行政村,森林覆盖率65℅以上,地势东低西高,地质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古井村为散点分布的荆山山地传统村落,由五个自然村组成,其中焦家湾和甘沟自然村传统民居比较集中,保存较好。

村落的选址充分考虑生产、生活的需要,留出大片农田耕种,建筑多建于山坡上。

古井村是大型庄园式民居,是家族聚族而居的堡垒,有利于居住安全、家族团结和家风传承。

天鹅池村由边家湾、泉湾等5个自然村组成,其中边家湾、泉湾紧邻,是边氏家族聚居地,是典型的荆山山地散点式布局的传统村落,保留有大型庄园式民居2栋,天井院式民居1栋。

建筑沿村内主要道路一侧,线性分布。建筑皆天井院式布局,外观封闭的内向型空间格局,空间层次丰富,尊卑有序、内外有别,充分顺应地形地貌,步步高抬、层层递进。

村落、民居营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多选择坐北朝南,地势高亢,利于采光通风,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雷坪村是南漳县板桥镇南部的一个行政村,地处高海拔荆山山地环境,坪地稀少。村落建筑沿山谷、山坡地带分散分布,是典型的山地散点式传统村落。

村落北背依连绵高俊的荆山山脉,村落以南地势较低处,是大片农田和水系,村落的建筑为青砖条石墙体或夯土墙体,从空中俯瞰民居屋面天井有序排列,青瓦屋面纵横相连,天井与屋面互为阴阳,饶有趣味。

雷坪村分为三个自然村,以上坪、下坪为核心,传统建筑风貌较好,上坪集中了陶氏家族清代庄园式民居4处,均为2008年公布的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下坪有陶氏清代民居3处,被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收录。

此前,南漳县巡检镇漫云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南漳县板桥镇冯家湾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南漳县东巩镇麻城河村、东巩镇昌集村、肖堰镇观音岩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作者 杨瑷祯 高波 )

襄阳网-襄阳生活网收录的所有新闻与图片资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上一篇:南漳:木林包的油菜花开了
下一篇:南漳:植树造林不负春 “绿满南漳”我行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2 襄阳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