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国:爱管“鸡毛蒜皮” 善于“引智借力”


人物简介:

吴先国,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团山派出所副所长。担任社区民警4年多,他帮助群众解难事、办实事700余件,主导建设的智慧小区管理系统成为全省同类标杆。他曾荣获湖北省“普法工作表现突出个人”、襄阳市“最美基层民警”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国字脸、黑皮肤,腰杆笔挺,走路带风。他是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团山派出所副所长吴先国。

10月10日9时许,吴先国骑着警用电动车来到襄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追日路“美食一条街”,一路上,不断有人向他打招呼。

在社区居民心中,他是有求必应的“先国”;在同事眼里,他是善于创新的“吴所”。吴先国以每日步行超万步的“常态”,踏过千家万户门槛,在全市256名专职社区民警中连续11个月考核排名第一。

一双“铁脚板”,走进万名群众的“朋友圈”

“人总要干点有意义的事,为群众服务,有意义!”2018年,吴先国从部队转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参加公安工作。2019年3月,吴先国主动申请到社区工作,因为那里离群众最近。

在部队,吴先国是带兵作战的老连长,可对于社区警务工作,他是妥妥的“新警”。吴先国爱动脑筋,也喜欢和群众打成一片,很快,他在黄家社区干得得心应手。

2020年下半年,襄阳市公安局推出“派出所主防”的社区民警专职化改革,出台“社区民警不在派出所接处警、不参与值班备勤、不办理跨辖区治安案件、不办理刑事案件,专司社区警务”的硬性规定,并把试点工作放在了全市警情量最大的团山派出所。

考虑到吴先国在黄家社区的出色成绩,派出所准备把他从黄家社区调整到全镇人口最密集、小商户最多的余岗社区。面对新挑战,吴先国一口答应下来,“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既然选择了当警察,又怎会拈轻怕重。”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让吴先国犯了难。

余岗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面积6.2平方公里,有3个商业综合体、6所学校、896家门店,近5万人口,其中流动人口就有2万多,仅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余岗社区就占整个团山镇的61%。

“主防防什么,怎么防?当我发现那么多群众的血汗钱被骗子卷走时,就决定来余岗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发案数降下来!”吴先国向所领导立下“军令状”,3个月时间把电诈发案数降到原来的30%。

诺不轻许,言出必行。为了尽快熟悉辖区情况,提升反诈宣传和预警劝阻的精准度,吴先国自费印制了2万份有自己头像、电话、微信二维码的警民联系卡,并开启“暴走模式”,3个月,每日3万步,走访了辖区4500余户家庭。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的微信好友数量突破了1万,成为群众朋友圈里共同的“警察好友”。

他积极发动社区干部、网格员、党员,每天晚上带队开展入户宣传,耐心向群众讲解反诈知识。

2022年4月,余岗社区新市民公寓的李女士陷入网络刷单陷阱,拟向诈骗分子账户转账15万元。在她四处借钱之际,正在夜巡的吴先国收到指令,连夜赶到李女士家中,及时预警劝阻,捂住了李女士的“钱袋子”。

“我挺感谢那段时间的,虽然很辛苦,但完成了既定目标,也用最短时间和大家混熟了。”3个月成功劝阻443名受骗群众转款,辖区电诈发案数同比下降57%。

“想干好社区警务工作,在部队练出的‘铁脚板’,是我的一件法宝。”吴先国说。

一手“绣花功”,为社区居民打造“智管家”

“没有吴警官,哪有现在的我,他就是我的家人啊!”辖区居民赵某感慨。他曾在监狱服刑,出狱后,找工作处处碰壁,更无力照顾年迈的母亲。后来,他把这些全归咎于服刑时与其离婚的前妻身上,多次上门纠缠。

了解这一情况后,吴先国连续4天到赵某家,积极协调社区共同解开赵某的“心结”。吴先国出面担保,帮赵某找了一份汽车修理厂的工作。真情暖人心,生活有了盼头的赵某不再怨天尤人,开始努力工作,靠劳动赡养母亲。

“余岗有5条商业街和大量居民自建房,许多社会治安问题光靠公安一家很难解决。”吴先国回忆。

2021年,襄阳市公安局全面推进落实社区民警进社区“两委”班子,通过党建引领,促成公安工作与社会治理有机衔接。吴先国担任了余岗社区的党委副书记。

“利用新身份,我能够把基层工作人员、社工、网格员、楼栋长、物业等各方力量更好地团结在一起,共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党建助力,让社区警务工作变得更主动、更有效,形成了“群众呼叫、民警吹哨、部门报到”的新局面。

2022年7月,辖区新市民公寓获批启动物业改造工程,吴先国又有了“新思考”。

他先后20余次在项目建设规划会、推进会、社区党委会上提出改造建议,积极向上级公安机关、地方电信公司争取技术和网络支持,硬是靠着一张“婆婆嘴”,促成了互联网、监控网、公安网“三网合一”,一个融入警务工作内容的智慧小区管理系统上线运行。

现在,1443户居民信息在一张3D实景地图上一点就知,为小区240名独居老人安装的智慧门磁会及时提醒民警和物业关注,电梯摄像头能自动识别并阻止居民电动车上楼入户,智能喊话系统会警告地面车辆不要停在安全通道处……

建成一年来,新市民公寓的居民在尽享管理智能化、精细化实惠的同时,小区全年无纠纷警情、无治安刑事案件,大家笑称“这是‘先国牌’智能管家!”

一颗“为民心”,让社区警务经验接续相传

“调解不完的矛盾纠纷、防不胜防的突发情况、应接不暇的群众求助……没有电光火石,只有鸡毛蒜皮!”团山派出所民警柴经纬感慨。

2022年初,按照市局“45%的警力在派出所、派出所45%警力从事社区警务”的改革要求,柴经纬从特警支队交流到团山派出所,担任黄家社区的专职社区民警。为了帮她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派出所特地安排吴先国与她“师徒结对”。

“改革提出社区民警不值班、不办案,专司社区警务,职责更明、时间更多,但压力也更大了。”吴先国告诉记者,真正沉到社区后才发现,能够发展到报警求助这一程度的警情,在社区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千万别小看了社区警务工作,做得好,既能减轻办案队的负担,又能赢得群众的尊重。”结对后的前两个月,不管是余岗社区还是黄家社区,只要有矛盾纠纷,吴先国就带着柴经纬一起想办法化解,手把手地将自己探索出的矛盾纠纷必登记、必推送、必评估、必联调、必回访“五必工作法”一一传授。

为了切实督促社区民警扎根社区,襄阳市公安局专门开发了“社区警务”App,通过图文上报、足迹管理、逐项打卡,量化社区民警的每日工作成效。

“师傅,要考核这么多工作,您那些全市第一都是怎么做到的?”面对柴经纬的疑问,吴先国道出了“小诀窍”:借鉴和发挥足球场上“10号球员”的核心作用,串联全社会的力量,依靠和发动群众。

“我组建了一个信息员队伍,党员有118人,占比57%。他们在社区里转一转、聊一聊,收集的海量社情民意就能为我所用。”吴先国介绍,他每天让大家在“信息群”晾晒工作内容和图片,将有价值的信息上报“社区警务”App。凡是信息被采用,他都向社区申请给相关人员奖励平安积分。“这样既能拓展信息来源,又能完成App上的部分考核任务。”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柴经纬将师傅的“巧办法”在黄家社区试行了3个月后,辖区警情量环比下降11%。6起偷电动车、13起砸车窗盗窃案,因为群众提供的“情报”快速告破,让她也尝到了“甜头”。

今年4月,吴先国被提拔为团山派出所副所长,虽然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培养“接班人”的工作,从来没有放松。

崔向杰是吴先国的第二个徒弟,也是余岗社区的现任专职社区民警。他告诉记者,自己来的第一周,吴先国就熬夜给自己“上了一课”。

今年5月,天气转热,辖区追日路餐饮夜市日渐热闹。有群众向崔向杰反映,某商铺天天凌晨一两点还在经营搅得大家睡不好觉。崔向杰本来准备向吴先国要一下老板的号码,打电话提醒整改,吴先国却说:“别急,夜里看看再说。”

于是,他们连续三天晚上12点后去街上巡逻,确实发现个别店铺有噪音扰民的情况,并不是群众举报的这一家。他随即带着崔向杰挨家挨户提醒商户控制噪音,附近居民睡觉踏实了。

“社区民警是服务群众的,人家把我们当做希望,我们也不能让群众失望。”崔向杰把吴先国经常说的话写在了笔记本扉页。

襄阳网-襄阳生活网收录的所有新闻与图片资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上一篇:我区召开组织工作会议
下一篇:开工!高新这个片区将大变样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2 襄阳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