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高新区:释放创新“乘数效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992年11月份,襄樊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成为“火炬计划”播撒在襄阳的“火种”。30年来,厚植“科创基因”,深化制度改革,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该区已成为襄阳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与“火车头”。

今年6月份,由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完成单位的科技成果“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流设备接入电网稳定运行能力提升、试验及应用”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大力电工刚刚成立时,注册资金只有3万元,该公司认准软起动这一领域,深耕技术创新,由襄阳高新区“牵线搭桥”,与高校深度合作,打通产学研通道。

“每年拿出不少于销售收入的5%作为研发经费,我们研发的高压同步变频软起动产品最大功率已达到50000千瓦,填补了国内40000千瓦以上同步电机同步变频软起动的技术空白。高压降补固态软起动产品国内独创,解决了‘卡脖子’难题。”大力电工董事长、总裁高文广介绍。

统计数据显示,襄阳高新区在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检验检测4个领域已突破32项关键技术,其中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1项可替代进口、13项国内领先。该区目前拥有各类“双创”载体36家,获批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3个,现有高新技术企业401家,新认定瞪羚企业、潜在瞪羚企业72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11月16日,比亚迪襄阳产业园的建设如火如荼,一期东区厂房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第一条生产线预计于12月份投产,年产值可达140亿元。

比亚迪项目仅用33天便实现了“五证同发”,1300多亩复杂的丘陵土地变成了一马平川的工地。快批快建背后,是襄阳高新区行政审批改革创造的“襄阳速度”和“高新标杆”。

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在制度创新的催化下得以充分发挥。从建区之初摸着石头过河到在湖北省率先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支队伍管执法”的“三个一”改革,再到2017年4月份襄阳自贸片区挂牌成立、2021年1月份综保区获批建设,襄阳高新区逐步发展成为襄阳先行先试的排头兵、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襄阳自贸片区成立以来,承担的160项改革试验任务实施率达到100%,累计形成400余项创新经验案例,其中8项在全国推广、71项在全省推广,“简化退税流程”典型经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连续三年“制度创新指数”居内陆地级市片区第一。

襄阳高新区的制度创新让市场主体享受到了改革红利。党工委领导领街、产业专班、企业包保、项目秘书、项目落地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金牌”服务。“现场办公、办完即走”“主动出击、领街问题、一抓到底”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亲清政商关系。嵌入办、前置办、分工办、容缺办、联合办、清单办、跟踪办、贴心办、上门办、一次办的“十办”举措,使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创业、就业获得感满满。(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魏昊星 黄道峰 辜昌玉)


襄阳网-襄阳生活网收录的所有新闻与图片资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上一篇:“法治体检”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下一篇:高新商务物业公司全力做好防疫服务保障工作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2 襄阳网 版权所有